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李山甫《寄太常王少卿》:
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李颀《望秦川》: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李白《赠庐司户》: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月》: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南宋·陆游《秋旦》:
将旦溪风急,新秋天宇宽。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刘彻《秋风辞》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