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上市险企连续下调经济假设:短期承压,长期稳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7:41:00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上市险企面临的投资风险和利率下行压力显著增加。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阳光保险等6家上市险企连续两年下调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这一调整虽然短期内对险企的核心经营指标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指标的可信度,推动险企的稳健经营。

连续下调经济假设的背景与动因

保险资金具有中长期属性,长期保险产品一旦售出,将在未来多年持续为险企带来收入和利润。为准确评估经营价值,险企在法定会计准则下,采用一系列关于未来经验的风险假设,将保单未来的长期现金流进行折现处理,从而计算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等核心指标。其中,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是这些假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上述6家上市险企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从5%下调至4.5%,风险贴现率从11%降至9.5%。2024年,险企再次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从4.5%下调至4.0%,并对风险贴现率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例如,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将风险贴现率统一下调至8.5%,中国平安则根据产品类型分别设定传统险和非传统险的风险贴现率为8.5%和7.5%,中国人寿则根据业务性质设定了不同的风险贴现率。

这一连续调整的背后,反映了险企对市场环境的审慎预判。市场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险企不得不采取更为保守的财务策略,以应对潜在的投资风险和利差损压力。

短期影响:核心指标承压

经济假设的下调对险企的核心经营指标产生了直接影响。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和营运利润等指标在短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以中国平安为例,其2024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营运利润同比微降,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的下调。中国人寿也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提到,基于市场利率中枢下降的实际情况,公司相应调整了经济假设,导致新业务价值评估所用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从4.5%下调至4%。

尽管这些调整对短期业绩造成了压力,但险企的核心指标可信度得到了提升。通过挤掉账面上的“水分”,险企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可靠,为长期稳健经营奠定了基础。

长期价值:提升指标可信度与风险管理能力

从长期来看,经济假设的下调有助于险企更准确地评估未来风险和收益,提升核心指标的可信度。民生证券研究院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张凯烽指出,头部险企普遍下调内含价值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虽然短期内内含价值规模可能承压,但新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率仍然维持稳健提升的趋势,反映出渠道人力质态提升和产品结构改善等改革效果。

此外,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首次针对不同产品类型采用不同的风险贴现率,这一举措有助于更精准地反映各类产品的风险特性,优化险企的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能力。同时,这也可能推动险企在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上的调整,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未来展望:优化负债与资产端管理

面对利差损压力,险企需要在负债端和资产端采取综合措施。在负债端,优化负债结构、增加保障性产品的占比是重要方向。在资产端,强化投资能力,尤其是在利率较高时进行长久期资产配置,并增加对高股息股票的配置,有助于提升投资收益。此外,做好资产负债的联动和久期匹配,也是维持险企稳健经营的关键。

总体而言,上市险企连续下调经济假设,虽然短期内对核心指标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一调整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有助于提升险企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稳健性。在未来的经营中,险企需继续优化负债与资产端管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