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公用环保|价格更加市场化,关注受益细分板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52:00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李想 荣浩翔 朱翀佚

随着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有望更加市场化;当前市场化程度低且价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低成本优势突出的大水电有望受益,伴随价格更加市场化预计将实现电价及收入提升;价格传导滞后问题较为严重的水务、燃气行业有望随着价格调整机制的改善,带动行业整体回报偏低、上游价格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等问题的缓解。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就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等内容作出指导。《意见》涵盖能源、公用事业、农业、公共服务、公共数据等领域的价格机制,明确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夯实价格稳定基础,进而保持物价水平,同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电价:推进市场建设助力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大水电有望受益价格市场化。

《意见》再次明确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与路径,即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由电能量、容量、辅助服务构成的市场价格机制,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我们预计价格机制的完善将有助于刺激灵活性电源投资,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提供支撑。此外,《意见》提出要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并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我们认为目前综合电价水平较低、外送电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大水电有望受益,随着价格逐步市场化而实现上网电价水平与市场均价接轨,推动大水电整体盈利能力与现金流提升。

▍水价:优化各类水价&处理费机制,有望改善行业回报率&应收账款问题。

自来水费方面,根据我们历史跟踪情况,各地水价调价频率极为缓慢,成本无法及时有效传导致使自来水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调价和理顺价格机制或已经刻不容缓。历史经验看,自上而下政策推动是各地调价核心推动力,而此次《意见》再度提及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有望进一步为国内自来水费价改提速,从而有助于改善行业多年来回报偏低的痛点并理顺价格机制;污水处理费方面,受政府付费及用户收费标准偏低影响,财政补贴在污水处理费中占比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压力日益增加,本次《意见》呼吁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或有望解决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加以及拖欠对于污水行业的冲击。

▍气价:燃气价格调整机制深化,城燃盈利确定性提升。

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多省市完成居民气价上调工作,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区气价调整执行进度滞后。本次《意见》再次强调了深化燃气价格联动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未调价区域加快理顺燃气价格传导链条,另一方面对于已进行调价但幅度较低的地区有望进一步提高气价上调比例,我们预计城燃企业毛差有望受益实现持续上修。价格联动机制的完善有望扭转城燃企业盈利水平长期以来受到上游天然气价格波动困扰的形势,提升其盈利稳定性并进一步强化燃气行业公用事业属性定位。

▍风险因素:

用电增速不及预期;市场化电价大幅下行;水价调价进度不及预期;供排水处理成本上升超预期;天然气需求增长放缓;顺价政策推行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随着价格机制更加市场化以及相关调控机制更加完善,我们认为 1)成本优势突出、当前电价水平偏低的大水电有望受益实现电价水平中枢提升;2)水价政策不断完善且行业价格机制不断理顺,水务运营类资产有望显著受益;3)派息水平与估值安全边际突出的全国性城燃龙头有望受益于顺价推进实现毛差修复。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