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黄敏) 截至4月14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今年以来货物发送量突破1亿吨大关,累计运量10349.0万吨,同比增运112.6万吨,货运总量及中欧班列单站开行量稳居全国前列,为强化“公转铁”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市场化实施,深化现代铁路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生产组织效能,全力促进货运增运上量。以双龙国铁物流专用线为试点,统筹运用机车车辆、站场线路等资源,创新推行“2+2+2”装卸作业组织方案(即接入、作业、开行各2列),有效提高线路利用率;通过优化调机作业范围、实施天窗时段平行作业、扩容下游接卸能力等举措,实现装卸效率翻倍提升。
加强管内重车卸车组织,动态分析货物“到达、解体、编组、出发”全流程,提升下峪口、萧家村、灞桥等站电煤卸车的任务兑现率,以卸车促装车,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同时,聚焦新丰镇、安康东、宝鸡东等编组站及绥德、杨桥畔枢纽站,强化机列衔接与列检作业效率,释放关键咽喉区段运力,提升路网整体效能。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日均装车15883辆,同比增加超3万辆;特别是在3月中旬,单日装车量连续13天打破历史纪录,货运增量效果明显。
为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效能,去年年底,西安铁路局对中欧班列(西安)始发站西安国际港站货场完成升级改造,由原来的2束4线扩容至3束6线,年货运量可达7500万吨。改造升级后,西安国际港站运输组织提升明显,单日装车最高达1366车,中欧班列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日均开行量超15列,累计开行量超100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路前列。
同时,西安铁路局运用科技手段,加快西安国际港站智能场站系统建设,该系统通过门禁车号识别、箱号自动采集、实时数据共享等技术,实现货物装卸、称重、监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并与铁路95306系统无缝对接。目前,该系统正在紧密推进中,预计在今年二季度全面建成。届时,将进一步提升西安国际港站作业组织效率,为深化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