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春耕资金需求激增 农商行创新服务破解融资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6:03:00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天津报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2025年春耕备耕主力军。

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春耕生产时面临的资金缺口是摆在农商行面前的新命题。

天津农商银行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银行要满足农户、新型涉农经营主体等各类型涉农市场主体合理资金需求,保证信贷资金与农时有效衔接。积极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用款需求,在了解他们的实际生产需要的资金缺口后,及时处理用户的贷款申请。”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婧告诉记者:“涉农贷款主体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带来挑战,存在贷款需求和金融服务的匹配性、抵押物缺失等挑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春耕主力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了科技应用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记者注意到,农商行贷款主体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持续增加,多家农商行都推出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金融产品。例如天津农商银行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吉祥·农田建设贷”等产品。

记者调研走访中了解到,2025年春耕备耕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津市立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目前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本村260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玉米小麦,并采用“稻蟹立体种养”模式,实现小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饲料肥料成本的同时,实现无公害生产。该合作社在2021年3月成立了天津市徐岩家庭农场,主要以“稻蟹立体种养”和玉米、大豆、小麦种养为主,该农场农业机械化率达95%以上,在农业生产流程中使用插秧机、节能喷灌机、卷盘式喷管机、压地机、装载机、无人机等现代化设施,完成水稻的产供销动作。

据悉,天津市徐岩家庭农场的法人徐岩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已有10多年,农场刚开始起步时,资金短缺是农场实现农业机械化中最大的困难,也是制约农场发展的第一大难题。徐岩告诉记者:“家庭农场流转的2600亩土地,每亩地的租金每年接近1100元,春耕期间还有租赁农机农资、雇佣工人的资金成本投入,春耕期间的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需求较大,会在秋收销售后收回投入成本偿还贷款。”

记者了解到,以天津市徐岩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需要,资金缺口高于小农户等经营主体,但缺乏固定资产等抵押品,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天津农商银行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结合农委评定的资信等级信息,运用快速调查、快速核额的模式,提升贷款审批效率,缩短客户等“贷”时间,从申请到资金到账仅用了4天时间,为客户授信60万元,流程高效便捷,也耐心地给予了客户金融与非金融相结合的新质服务。

天津农商银行方面表示:“徐岩家庭农场今年新购置了育秧机并交付了260万元承包费及前期备耕费用共计300多万元,造成资金上的短缺,在春耕备耕阶段再次向我行申请150万元授信,目前业务正在办理中。”

多措并举保春耕

在农户获得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如何实现农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并为无地农民提供收益是“三农”改革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三农”是银行机构面临的问题。

加大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针对农业贷款中的无抵押无担保等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优化产品和服务是银行机构的责任。

何婧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高于小农户的贷款需求,几十万元的贷款额度一般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款需求,这是贷款需求和金融服务的不匹配;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高贷款需求但同时缺乏抵押物的困境,这就要求农商行具有更高的服务能力。”

农业农村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24年10月底,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14万家、联合社1.5万家。稳产保供作用凸显。种养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超八成,其中,种粮家庭农场174.9万个、粮食类合作社55.1万家,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3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种粮家庭农场平均亩产469.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20%。

在2025年春耕期间,金融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引领辖内银行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接涉农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全面保障春耕备耕金融服务需求。

天津农商银行方面指出,在春耕备耕期间,该行积极开展金融需求摸排、组织专项活动对接、强化农业春耕信贷资金供给保障。将粮食、种业、农药、化肥、农机农具、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现代农业、土地流转、生产流通等春耕备耕直接相关领域信贷资金需求作为支持的重中之重和优先保障。同时,着眼农业供应链、产业链,农业保障等传统领域、新兴领域、衍生领域,打造批量营销授信场景,切实满足农户、新型涉农经营主体等各类型涉农市场主体合理资金需求。

在降低农业融资成本方面,天津农商银行将春耕备耕配套优惠利率使用规模纳入全行普惠小微贷款整体投放规模管控。在春耕备耕期间,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及“农交所”土地流转客户等普惠涉农市场主体发放贷款时,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年化3%—3.5%的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