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美股抛售潮!多机构最新研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3:1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关税风暴”的严峻考验。这场由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股市震荡,已促使国际顶尖机构重新评估美国经济前景和市场趋势走向。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展现的强劲“韧性”持续吸引着国际机构投资者的目光。

摩根士丹利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全球风险资产的大规模抛售。高盛表示,美国股市出现短期反弹是正常现象,但美股持续反弹的条件尚不具备。富达国际认为,中国具备缓解冲击的财政能力。贝莱德基金则看好中国市场在12至36个月中期维度上的股债上涨行情。

摩根士丹利:

衰退担忧引发美股抛售

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研究全球主管Vishwanath Tirupattur表示,近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升至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加剧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全球风险资产的大规模抛售。

摩根士丹利美国经济学家强调,如果“对等关税”长期生效,美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将显著偏向下行,而通胀风险则偏向上行。贸易和移民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不太可能被财政政策和放松管制所抵消。此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仍是消费者支出前景面临的重要风险。

Vishwanath Tirupattur表示,目前预计关税引发的通胀将使美联储保持观望态度,并预测2025年不会降息。尽管风险市场的强烈负面反应体现出人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日益加剧,但至少目前来看,市场价格尚未反映出经济衰退即将到来。

高盛:

美股持续反弹条件尚不具备

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撰文表示,美股持续反弹的条件尚不具备。估值需要进一步调整,然后股市才能过渡到下一个周期的“希望”阶段——也就是强劲反弹,这是进入新上升周期的典型特征。

在奥本海默看来,鉴于过去几天投资者情绪急剧恶化,美国股市出现反弹是正常现象。但美股要迎来持续反弹,需要观察到以下四个信号: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极端持仓(投资者组合显示极度悲观,可能触发仓位调整)、政策支持、增速的变化率出现改善迹象。然而,目前美国股票估值按历史标准仍相对较高,在下跌前其市值相对GDP的比率处于历史峰值。

奥本海默认为,降息对美国股市复苏至关重要,但目前看来短期内不太可能。高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政策可能转向。此外,市场情绪和投资者持仓正转向更悲观的水平——高盛风险偏好指标在最新关税政策公布后,录得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两日跌幅之一。

“如果事件驱动型下跌引发企业利润下滑、经济衰退,美股可能演变为周期性熊市。但当前的低迷并不具备严重结构性熊市的特征。”奥本海默说道。

贝莱德基金:

看好中国市场股债行情

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表示,近期市场波动加大,更多是波段行情。在12个月至36个月中期维度上,仍然看好中国市场股债上涨行情,但在这个向上趋势中会有波动。

“鉴于中国大中盘股相较于人民币资金成本的显著现金流价值,并且整体估值水平偏低,叠加前期‘国家队’对股市的托底等因素,市场会在一个波段内震荡,下端是有底的。”王晓京表示,“当然这个底可能和政策什么时候发力和发力程度有关,也与投资者情绪有关。总之,市场有波动才有机会。”

美国近期宣布的关税政策,确实是最近市场的核心议题。

“在外需受压情况下,内生循环将变得十分重要。”王晓京进一步表示,“长期来看,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货物生产国以及第一大货物市场,人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且整体经济开放性很高,重塑双循环的机会也很大。中长期维度看,无论对中国整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来说,也许目前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最终是会更好的,但先要扛住波动。”

富达国际:中国具备缓解冲击的财政能力

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Stuart Rumble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将影响中国出口,但全球贸易结构早已发生转变,如今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明显降低,中资企业收入中来自美国的比重偏低。

而且重要的是,中国具备缓解冲击的财政能力,并正在转向将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关键政策调整包括推动经济发展结构向内需转向,在外部阻力与内部刺激经济措施间取得平衡,以及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Stuart Rumble还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范围都较预期更大,东南亚企业也涉及其中,会影响到中国已经分散的供应链,但拥有更加多元灵活生产布局,或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中资企业,应该可以应对相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