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种植能手田间开课、充电宝精准投放——四川"小三级"工会从建起来到强起来丨产业跃升中的工人力量·一线观察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2:10:00    

川观新闻记者 陈松

4月25日清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薄雾缭绕。四五名身着红色马甲的王坪村村民、该村工会会员正手持扫帚清理落叶,“每周来陵园服务,既是传承红军精神,也是工会组织的集体行动。”见到记者,其中一位大姐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省工会系统以“小三级”工会建设为抓手(即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会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工会建设,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

近日,“产业跃升中的工人力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巴中、乐山、南充、德阳等地,探访各地“小三级”工会如何从建起来、转起来到活起来、强起来。

聚焦基层劳动者核心需求

钱袋鼓了 权益有保障了

在乡村振兴中,我省许多村级单位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因此村民身份既是农民也是产业工人。在推动工会组织向基层延伸进程中,省总工会以“小三级”工会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完善村级工会。“我们王坪村工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该村党委书记、村工会主席殷雄说,他们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将工会阵地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总体布局。

25日午后,王坪村的银耳种植基地里,“劳模技术服务队”队长老刘正手把手指导村民调节菌棒湿度。这支由村工会牵头组建的队伍,汇集了种植能手、养殖专家等20余人,定期开展技能比武和田间课堂。去年,他们帮助村民将银耳亩产提升了15%,带动户均增收超万元。

在乡村,工会帮群众富了口袋。而在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中遇到啥问题,“小三级”工会在帮工人维护权益方面也起了大作用。

4月16日,在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李俊林介绍,此前他在南充金德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时,与该公司产生劳动争议,找到工会帮忙维权。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经过协商沟通,最终对劳动争议的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为贴近职工需求、有效化解矛盾,我们开发区总工会牵头建立了这个‘一站式’联调阵地,对园区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一站受理、一站处置、一站了结。”该区总工会工作人员王欣向记者介绍,“一站式解纷机制的建立,有效缩短职工维权时间,提高劳动争议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截至2024年底,四川已累计建立“小三级”工会约6万家,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建会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跑腿办事”到“码上解决”

数智平台让服务更精准高效

根据《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工作规划(2025—2029年)》,全省计划五年内新增支持建设不少于1000个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其中2025年省级支持建设100个,市县及企业工会自建100个以上,进一步织密基层工会网络。这些散落在基层的工会组织如何高效管理,为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

走进德阳市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区工会建设的数智管理平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在数智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区各镇街工会分布以不同颜色标注,点击某街道后,屏幕立即显示该区域工会数量、会员年龄结构饼状图及学历分布条形图,工会总数、会员年龄结构、学历分布等数据一目了然。打开“会员热力图”,万达商圈因职工密集,显示为深红色区域,区总工会据此投放了扫码充电宝、按摩椅等设施,日均服务超百人次。

旌阳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构建了“区级—镇(街道、园区)级—村(社区、企业)级”三级工会组织架构树,覆盖全区8万余名实名登记会员,整合了工会组织建设、经济技术、民主管理等八大业务板块数据,通过专题分析实现“管理精细化、决策精确化、服务精准化”。

4月25日中午,乐山市五通桥区职工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外卖员吴谦掏出手机,轻点“川工之家”APP,用1000积分兑换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爱心餐。“以前吃饭只能随便对付,现在工会的积分直接‘码’上解决,暖心又方便!”这是五通桥区总工会依托“川工之家”APP构建的覆盖生活全场景的积分生态链,职工通过每日登录、参与活动、进站扫码等获取积分,100积分可抵1元现金,在线上商城、合作商户、工会驿站等场景兑换服务。

去年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四川省共有11个案例入选。其中,在基层建设方面,德阳市旌阳区总工会用“三模式”促“三变革”、激发“小三级”工会新活力,攀枝花市总工会开展“工会建在村上”行动、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入选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