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网红麦田遭踩踏,损失如何弥补?绵阳仙鹤镇这样操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00:00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4月27日傍晚,当川观新闻记者来到距绵阳市区约50公里的游仙区仙鹤镇“高山麦场”时,有近30名穿着时尚的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

与兴奋地在麦田中不停摆着各种pose拍照的游客不同,身穿印有“鹤彩”志愿服务队红马甲的金龙村九社组长龙光明,正沿路劝导身处麦田里拍照的游客远离麦田,文明拍照。

这已经是龙光明第二次在“高山麦场”担任志愿者。和他一样,从3月12日迎来第一波前来打卡的游客以来,仙鹤镇及“高山麦场”附近三个村的近百名干部、志愿者每人都至少轮流当了两回文明劝导员。

知名网红打卡点遭踩踏,谁之过?

仙鹤镇“高山麦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帽儿山。麦子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色,春天一片绿意,夏季麦子成熟时则遍地金黄,微风吹过,麦浪翻滚,与周边青山、水塘、低飞的白鹭等构成田园诗意画卷。

麦场周边农房墙面被打造成网红画布,还推出了“麦田风车”“网红路牌”“文创美陈”等,增添了文化氛围。

从2024年开始,仙鹤镇“高山麦场”就逐渐受到外界关注,今年春天彻底火出圈,被网友称为绵阳版“喜洲麦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拍照。

但最近让龙光明感触最深的,还是清明节假期期间“堵死”的车流、人流。

“不下3000人。”龙光明介绍,从山下到山顶近三千米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他前脚刚劝导在麦田里照相的游客上来,后脚就有另外的游客涌入麦田。

“人太多,嗓子都喊哑了,真劝不过来。”龙光明和其他志愿者都感到深深的无奈。

为了更直观看到麦田遭踩踏的具体情况,川观新闻记者放飞了无人机。从空中俯瞰,麦田被踩出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道,纵横交错的“小路”像横躺在麦田中干枯的一根根树丫。

俯瞰帽儿山“高山麦场”踩踏图(严光涛摄)

“心痛啊,可没有办法。”今年73岁的种粮大户唐以全承包了600亩麦田,看着麦田里嬉戏打闹,欢天喜地拍照的游客,他满脸的皱纹拧成了麻花。因为劝导游客不要进入麦田拍照,他和家人跟游客发生了不少口角。

仙鹤镇从3月12日开始便组织附近三个村的村干部和志愿者在“高山麦场”维持秩序,4月3日以来,更是每天都加派镇干部到“高山麦场”值班,但随着越来越多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涌入“高山麦场”,劝导工作效果微乎其微。

“连在非洲打工的同乡都打电话向我祝贺,说我的‘高山麦场’都扬名海外了,他们都想回来看一看。”唐以全说,接到同乡打来的电话自己真的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多措并举但效果有限 又是谁的“错”?

怎么样既能保障麦田不再继续被踩踏,又能保证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玩得尽兴?仙鹤镇为此想了不少办法。

“高山麦场”几乎一马平川,来这里游玩的游客解决内急成了大问题。现在麦田被踩踏出的道路,大多数还是最初部分游客为了解决内急问题形成的。

针对游客如厕问题,仙鹤镇利用之前废弃的场地改造出供游客方便的厕所,山上没有水源,他们就定期从山下拉水。

“我们还在麦田道路边12处显著位置安装了爱护环境、爱惜粮食等提示牌。”仙鹤镇镇长方伟介绍,该镇组织志愿者14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活动,连续开展劝导服务25天,联合魏城镇派出所、交警三大队三中队,实施帽儿山方向单向通行,保障游客道路交通安全。

被踩踏处仙鹤镇制作的宣传标语(郭超英摄)

有网友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麦田中设置专用栈道就能很好解决麦田被踩踏的问题。方伟解释,镇上也曾考虑在麦田中开辟专门供游客拍照、打卡的栈道,但修建栈道势必会影响种植户机械化作业,所以这条建议其实一点都不合理。

“但也有网友的建议非常好。”方伟介绍,有网友建议我们通过加装广播和无人机巡视等方式提升劝导效率。针对这一建议,4月28日仙鹤镇已安装、调试广播。

被踩踏的麦田,种粮大户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

“我们将通过集体经济组织补偿的方式对唐以全受损麦田进行补偿。”仙鹤镇金柏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敬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游客量激增,在“高山麦场”从事拍照、售卖小商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覆盖唐以全的损失。

“仙鹤镇已通过无人机对麦田受损情况进行了拍照、取证。”敬香华介绍,镇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对受损麦田进行了初步估测,预估受损面积在2亩左右,按照亩产700斤进行估算,直接损失大概在1500元。

下一步,金柏村在小麦收割前还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受损麦田进行实测,确定最终受损面积后再赔偿唐以全。

采访中,从种植户唐以全到村干部敬香华再到仙鹤镇镇长方伟,他们都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希望来“高山麦场”游玩打卡的广大游客文明出游,敬畏身边的粮食,收获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