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向“新”产业焕“新”——
“静宁苹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崆峒区大力推广“三改三减四提升”技术措施3000亩,果园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泾川县持续壮大“护园强果”技术服务队,推动果园规模化、片区化管理,打造了飞云、窑店、党原、丰台等矮砧密植示范典型6处3100亩;灵台县全面落实幼园新植和丰产园提质管理技术,为全市矮化密植园建设提供了样板……

(静宁苹果 网络资料图)
春日的平凉大地生机勃发,果园里果农干劲十足,拉枝、修剪、清枯枝、施肥,沉寂了一冬的果树伸展枝条,充满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三区一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壮骨夯基、转型领跑”这一主线,坚持“两稳两提两增”(稳面积、提单产、增收入,稳质量、提品质、增效益)工作思路,深入实施“静宁苹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三大行动,大力推进技术培训、防灾减灾、更新改造等重点工作,完成地块平整、立架搭建6.24万亩,落实果树修剪、果园灌水、病虫防治等提质增效措施117万亩,销售库存苹果86.73万吨,销售额79.26亿元,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今年我市围绕全年重点工作,采取树体改造、高接换优、重茬建园等措施,流转果园0.48万亩、挖除老树2.16万亩、土壤消毒1.51万亩,全力推进老果园改造和撂荒园提质;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购置苗木128万株、肥料14万吨、农膜930吨,有效保障和推进了重茬建园;与气象部门协同开展果树物候期监测调研,建立花期冻害防御和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定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指导各县(区)开展果园防冻技术培训,全市储备发烟物资4180吨、防冻药剂31吨、智能烟雾发生器2065个,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45万亩。
与此同时,坚持项目引领,推进延链补链,以打造“静宁苹果”国家级产业集群为目标,谋划储备2025年产业链重点项目111项,计划投资47亿元;开工建设高标准矮砧果园、有机果汁生产线、苹果数字化储选中心等重点项目81项,开复工率73%,完成投资7.9亿元。组织链主企业赴北京参加“京津冀产业链招商暨文旅推介和农特产品展销大会”,成功签约静宁产地冷链物流园等3个项目,签约金额6.5亿元。目前,崇信县龙泉源公司签订销售订单2800万元,灵台县4000亩丰产园全部实现订单销售。
“静宁苹果”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静宁苹果”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老果园、低效园和弃管园管理力度,提升果园生产管理水平。通过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普及果园实用新农机,提高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建立产业链项目动态管理清单,打造“静宁苹果”产业集群,切实增强“静宁苹果”产业链的强度、韧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