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su7燃爆启示录:对智能驾驶需要更谨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0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张燕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

小米方面表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于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雷军于4月1日晚上回应:“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这件事,引发了大量讨论。网上对遇难者及其家属有这样的推测:“一边立牌坊、一边要钱”。

受害者有罪论、受害者家属瑕疵论,都是在模糊争议的焦点。

雷军造车以来收获的“网友的爱”,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致敬,是对中国制造的厚爱。

但这份爱,不应该异化为粉圈逻辑,不应该模糊问题的核心。

焦点应该是:性能也是,智驾也罢,底线是什么?

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蓬勃,车企造出了500匹、800匹、1000匹的高性能产品,人们看着ppt热血下定,为青春,为情怀,更为速度。

1000匹马力意味着什么?汽车极速一般都能超过400公里每小时,0到100公里加速时间也都在2秒出头甚至不到2秒。

在没有新能源车的时代,大马力的超跑会给出怎样的底盘和刹车系统?

一个上百万的法拉利,不给一个前6后4的刹车?出一个性能野兽,就应该有相应的安全应对措施。

买车,最重要的是“百秒加速”“马力多猛”“赛博座舱”,还是安全?

当你看向那些炫酷的“卖点”时,当你心甘情愿为“百秒加速”掏腰包,也要保有对高性能、高马力最起码的敬畏之心。无论酷炫的科技如何抢占你的注意力,你仍然需要关刹车、底盘和安全性能。

再来谈谈智能驾驶。

有些网友在骂“这个女孩竟然完全迷信智驾,简直是智障”,而没想过谁花钱在一些社交平田宣传“零接管”,让这么多人觉得智驾“无所不能”。

经济学者盘和林说,有厂商依然都在强调自己的智驾能做什么,却几乎没有厂商告诉用户,自己的智驾不能做什么。

作为用户,不能只看“智驾救命”的神奇视频,也要看看智驾带来的风险和为止。这是消费者要做的功课。

对于车企而言,以后在介绍智驾类产品时,要避免使用“L2、L3、L4”这样的业内黑话,而是更直白地使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更明确的表述,以免消费者误读。

这也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守护。

无论如何,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重要的事说三遍。

不要迷信智驾,不要迷信营销,也不要迷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