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泽宇
“1990年,麦当劳正式进入中国内地,而在1985年就提前在中国种土豆,以准备5年后的薯条原料……”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阐述了品牌的“三脚凳”理念。
“有人开玩笑说,冰淇淋和快餐连锁品牌Dairy Queen(以下简称DQ)已是‘明日黄花’?”DQ管理公司——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笑着告诉记者,CFB集团拥有4个品牌、2000多家门店,去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实现20%以上的增长,门店数量增长超过200家,Z世代已成为DQ品牌的第一大消费群体。
这些细节和数据,是展现连锁餐饮行业发展的“小切片”。4月14日,2025中国连锁餐饮峰会开幕。这是峰会首次在成都举办,国内外各大主流连锁餐饮品牌的操盘手总结过去一年的行业经验,探讨新一年的发展趋势,为餐饮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2025中国连锁餐饮峰会现场。
呈结构性增长态势: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已达23%
“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至23%,2021年这一数据为19%。”当天下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美团在成都发布《2025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500至10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增速高达93.6%,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这既得益于加盟模式的灵活扩张,也反映出地方性区域品牌的崛起势能。

尽管餐饮行业呈现出结构性增长态势,但去年餐饮业价格下行压力日益显现。据许惟抡观察,“自2023年开始,业内平均客单价出现下滑,奶茶、咖啡细分行业表现尤为明显。”白皮书显示,连锁化率位列前三的依次为饮品店、面包甜点和国际美食,其中饮品店市场已达到一定成熟度,其连锁化率近两年稳定在49%。

峰会现场一角。
2024年美团收录的餐饮商家总数同比增长1.8%,全年新收录餐饮商家数量占年末存量商家的43%,这一比例与2023年相比增加很多。白皮书指出,这一数据反映出2024年有大量餐饮商家选择退出经营,其中不乏餐饮行业新手。与之相比,餐饮连锁品牌具有标准化、数字化和供应链能力等优势,受到众多加盟创业者的认可。

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赵泽宇 摄
瞄准餐饮消费主力军:将Z世代元素融入餐饮经营
Z世代人群日益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餐饮企业如何将Z世代元素融入餐饮经营?这成为与会者关注的话题。
许惟抡告诉记者,DQ持续重构面向Z世代消费群体的商业逻辑,引入二次元营销、谷子经济等新理念,不断突破冰淇淋产品的传统形态,加速冰淇淋从“美味甜品”向“享乐场景”的延伸。同时,DQ通过推出小蛋糕、周边联名蛋糕等产品,使蛋糕品类保持50%以上增长。目前,DQ已开始布局汉堡业态,未来进驻西南市场时打算将首店优先落户成都。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期待惊喜,为情绪价值买单,这是年轻消费的新趋势之一。”张家茵在会上透露,麦当劳中国每年接待顾客超过13亿人次,其中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一直是主力军。虽然数字化创新必不可少,但麦当劳的核心经营是线下实体生意,通过美味和服务走进社区,产生情感连接。麦当劳始终坚守提供好质量、好服务、好清洁、好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用美味带来安全感、愉悦感和人间烟火气,凝聚家人和朋友。
中餐出海面临挑战:原料出口供给效率待提升
面对国内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餐饮企业如何有效拓展海外市场?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坦言,当前,中餐在国际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海外中餐大多集中在唐人街,主要推出迎合西方口味的菜品,缺乏文化诠释;二是在供应链、标准建设等方面存在原料进口受限、厨师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近日商务部表示,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等。对此,洪明基表示,公司正在研究通过“直播+旗下门店销售”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有需求的外贸企业进行支持,同时通过投资的形式助力有特色的川菜餐饮企业出海。他还建议,通过构建“中餐原料出口白名单”,提升中小型供应链企业通关便利度,助力提升中餐海外门店的原料供给效率,丰富出口中餐原料品类。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尽管中餐出海面临新挑战,但从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快速扩张来看,餐饮企业出海仍有巨大发展机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