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无堂食外卖门店数量激增,后厨卫生不透明、食材来源难追溯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点外卖就像“开盲盒”,品质得不到保障。近期,山东威海探索通过云监管模式为无堂食后厨装上“电子眼”,订餐的消费者通过平台上的“明厨亮灶”模块,可以实时看到外卖从制作到出餐的全过程。据悉,当地已摸排出77家无堂食外卖店,试点率先进行整改。
继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被曝光后,外卖后厨卫生问题成了消费者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信任感的缺失也让一些无堂食外卖的良心商家订单流失、无处为自己正名。如今,有关部门为商家与消费者牵线搭桥构建“云监管”,商家敢于装上“电子眼”敞开后厨,监管部门、消费者也实现了“云监工”。此举既能提升监管效率,让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还是门店对自身规范经营最好的鞭策,局面自然是多赢的。
不过,不少无堂食外卖门店都藏身于商圈写字楼、居民区甚至城中村,隐蔽、分散且体量不小,所以,全面实现“云监管”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尽管“云监管”对于良心店家而言无疑是一种正向激励,但对一些心虚甚至有其他心思的商家来说,不仅推广需要下大功夫,落实效果也有待检验。事实上,早在餐饮服务“明厨亮灶”鼓励措施发布之初,就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餐厅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甚至有名无实。例如以视频方式展示后厨时,常见监控“失灵”、视角刁钻、画面模糊,导致“明厨亮灶”不明不亮。
当然,多“一只眼”的监管自然利大于弊,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以强化线下突击检查、常态化监管为主。近期,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对无堂食外卖门店全面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是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对“云监管”商家不定期突击检查、畅通消费者监督投诉渠道。如此一来,才能让电子眼真正发挥作用,避免监控“失灵”“放水”。
还应当看到,“云监管”模式给予了优质商家更多被看见的机会,除了辅助外部监管,这无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确保“云监管”是“真监管”的同时,为表现良好的商家提供更多配套支持,这一模式或许能发挥更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一份提案的答复中提到,激发入网餐饮商户上线展示公开加工制作过程的积极性,鼓励商户上线“互联网+明厨亮灶”。具体激励措施包括线上店面加注醒目标签、排名靠前、流量支持等。此举具有参考意义,不仅意在激励外卖门店敞开后厨,也借助红榜的流量激励释放鲶鱼效应,让真正敢于透底的商家获得回报,推动无堂食外卖门店实现良币驱逐劣币。